不遇孙阳不敢嘶,暗伤潜恨竟谁知。
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
齐入文场同苦战,须逢精鉴定妍媸。
九霄示路空知感,已恨趋风拜德迟。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八》是清代瞿士雅的作品。在探讨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之前,先了解瞿士雅和其作品的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瞿士雅,字子远,一字云溪,江苏吴江人。他是清朝中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瞿士雅的文学创作生涯颇为丰富,他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成就,还在散文、骈文等文体中也有所涉猎。瞿士雅的创作风格以豪放、激昂著称。他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他也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来打动读者的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八》作为瞿士雅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值得深入分析的。诗的前两句“不遇孙阳不敢嘶,暗伤潜恨竟谁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这里的“不遇孙阳”指的是无法像古代骏马那样得到主人的青睐,而“不敢嘶”则是指因不得志而压抑了内心的奔腾。“暗伤潜恨”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遗憾。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诗的后半部分“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变化的顺应。这里,“马头觅角”比喻着在困境中寻找机会,而“莺谷迁乔”则寓意着自然万物随时间变迁而成长变化。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八》不仅是瞿士雅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瞿士雅的文学才华及其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应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