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何处问前程,文学宗师心秤平。
鹏翼张风期万里,骊珠搜得尽东瀛。
衔烟细草无端绿,失水枯鳞得再生。
却愧此时叨厚遇,才兼文武播雄名。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是清朝诗人瞿士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瞿士雅重新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学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学问的尊崇。
在内容上,《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以“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开篇,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教育的敬仰之情。接着,“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描绘了古代学者们在宫廷中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厚积累。此外,“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意着人生境遇的变化无常,鼓励人们要有豁达的心态面对未来。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瞿士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环堵蒙笼一老儒,亲宾相贺问”,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再如“不妨还入少年场,再觐尼山日月光”,则通过对比昔日和今日,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成长。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知识追求的诗词,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瞿士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境界,也折射出清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教育观念。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以及教育发展史的学者而言,此诗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