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何处问前程,文学宗师心秤平。
鹏翼张风期万里,骊珠搜得尽东瀛。
衔烟细草无端绿,失水枯鳞得再生。
却愧此时叨厚遇,才兼文武播雄名。

注释:

  1. 青云何处问前程:在青云之中,如何探寻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2. 文学宗师心秤平:文学的大师心中如秤般公正,衡量着一切。
  3. 鹏翼张风期万里:如同大鹏展翅,带着希望飞翔向万里之外。
  4. 骊珠搜得尽东瀛:如同寻找到了宝贵的珍珠,将之搜罗至东方之地。
  5. 衔烟细草无端绿:那些细小而坚韧的草,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了绿色的生机。
  6. 失水枯鳞得再生:失去了水分的鱼鳞得以重新获得生命。
  7. 却愧此时叨厚遇:我深感惭愧,因为我得到了如此深厚的恩遇。
  8. 才兼文武播雄名:同时具备文才武略,声名远扬,传播于四方。

赏析:

这首诗是自贺重入奉庠八首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自信以及对深厚恩遇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第一句“青云何处问前程”,描绘了诗人在追求文学道路上的迷茫与探索。第二句“文学宗师心秤平”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学造诣的高度自信,他相信自己的文学成就足以与文学宗师相比肩。

第三句“鹏翼张风期万里”采用了大鹏展翅、高飞万里的比喻,象征着诗人的文学创作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第四句“骊珠搜得尽东瀛”,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横溢,能够像寻找到珍贵的珍珠一样,将文学之美传播至整个东瀛(即日本)。

最后两句“衔烟细草无端绿”,“失水枯鳞得再生”,分别以细微的草木和失去水分但又能重生的鱼鳞为喻,寓意着诗人虽经历了挫折和困难,但依然能够坚强地站起来,恢复活力。最后一句“却愧此时叨厚遇”,则是对恩人的感激之情的表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谦虚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豪放激昂的诗句,也有细腻温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豁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