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劳心翰墨场,人间声价是文章。
韬钤岂足为经济,萤火何堪并太阳。
圣代即今多雨露,丹霄谁肯借梯航。
春风贺喜无言语,一片山花落笔床。

【注释】

贺重入奉庠:科举考试中举,进入太学。

翰墨场:文房四宝,指考场。

人间声价:在世上的名声和地位。

韬钤:韬,兵器上的隐蔽物;钤,扣合器物使之闭合的工具。这里借指权术。

经济:治理国事。

萤火:比喻微弱的才能。

丹霄:天空。借指皇帝。

丹霄:天上。借指皇帝。

春风贺喜:春风,春天的象征。贺喜,祝贺。没有华丽的语言,只用鲜花来表示祝贺的意思。

无言语:不说什么话。

山花:山中野花。比喻不知名的小官小吏。

落笔床:写诗作文的地方。

【赏析】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是诗人为科举及第而写的一组七言诗,共八首,这是第二首。

这组诗作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初春,作者应科举中举后,以“奉庠”自贺,故题曰《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中“奉”字有双关意味:既是对“奉先王之教”这一封建正统思想的颂扬,也是对自己“学为人师”的谦词;“重”字也有双关意味:既表明自己再次应试的喜悦心情,又表明自己再次中举,功名再续前缘。全诗用七言律体形式,每句七个字,一韵到底,结构整齐,音节铿锵,朗朗上口,读起来节奏明快,韵味悠长。

此诗第一句点出“奉庠”,说明诗人再次赴京参加会试,并取得优异成绩,因而得意洋洋地称道自己的文才。颔联两句说,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得“人间声价”,而“韬钤岂足为经济”,也即“萤火何堪并太阳”之意,意谓文章虽好,但毕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微光,与那耀眼灿烂的太阳相比,相差太远,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此,他劝诫自己不要妄自菲薄,而应该继续努力进取。颈联两句说,当今圣代政治清明,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天下百姓,像云彩一样高高地托举着贤能之士。然而,那些做官的却不肯为百姓办事,只图个人的升官发财。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黑暗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尾联两句说,春风送来了喜庆的信息和吉祥的礼物,但他却不善于言辞,只好用一片美丽的山花来表达他的谢意。

此诗以“奉庠”起兴,表现了诗人对科举及第的由衷喜悦和自豪感;接着从“文章”与“韬铃”两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赞美圣代政治清明,批评官场黑暗现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愤慨之情;最后以感谢自然恩赐的美景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构思巧妙,立意高远,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鲜明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