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
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
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
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
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时杜甫在夔州。杜甫此时已五十九岁,鬓发苍苍,风烛残年,但仍壮心不已,志在四方。他写下这首小诗,自我解嘲,以自励勉。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他在诗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文章能够千古流传,但是我们对文章的得失却只有一念之间。这反映了杜甫对于人生的看法,即无论我们的成就有多大,最终都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