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熊烈妇

红羊换劫。
有慷慨殉名,天与愁绝。
谁识丹青一例,苦争巾帼。
清门薄祚怜夫婿,叹更番、断魂摇曳。
镜鸾空掩,余生未了,寸肠千结。
二十载鸳鸯比翼。
竟地下相从,未许头白。
嬴得秋原引重,西风断碣。
草间愧杀须眉活,信何人、心许君国。
悲凉最是,汉家中垒,分付词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枝香·熊烈妇》是一首出自清朝魏元戴的作品。该诗以慷慨殉名的英勇女性形象和对清门薄祚的丈夫的怜爱之情为创作背景,通过对红羊换劫、比翼鸳鸯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巾帼英雄的敬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红羊换劫象征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英雄的牺牲。诗中描写了一位英雄女子,她为了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英勇的行为体现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在那个时代,女性往往被局限于家庭之中,而这位英雄女子却敢于面对社会的挑战,展现出女性的勇敢和智慧。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运用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诗人将英雄的形象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红羊换劫象征着社会的巨大变革,而比翼鸳鸯则寓意着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意象的结合使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此外,诗中的许多诗句也富有哲理意味,如“红羊换劫”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而“余生未了,寸肠千结”则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桂枝香·熊烈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示了魏元戴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审美趣味。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那个时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桂枝香·熊烈妇》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文学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