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故人不遇留题

忆昔数年之前曾此游,高歌痛饮恣倾倒。
倜傥不群者,谁与子之意气如云凌苍昊。
几岁寄我空中书,藏君只字比瑶草。
长安市上再相逢,握手为欢抒怀抱。
造化困我久支离,伏枕惊诧春光老。
起来策杖任听之,兀兀款段东华道。
门对高城荫樾幽,西望青山黛色早。
一丘一壑饶奇姿,竹树交翳横荇藻。
剥啄柴门三径开,稚子烹葵荐梨枣。
倒床黑甜午梦鼾,栩栩真觉华胥好。
腹中有话空咽回,墨沈淋漓已成稿。
寄语司阍他日来,阶石莫惜为我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故人不遇留题》是宋代诗人陆九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赏析:

  1. 作者介绍
  •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渊是宋孝宗乾道八年进士,曾任靖安主簿和国子正,后因听闻靖康年间的事迹而感伤,曾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
  1. 诗歌原文
    蹇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2. 诗句解析

  • “蹇驴清晓破平芜”描绘了清晨时驴背上的人在荒草中行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
  • “来访故人村外居”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想要拜访但未能如愿。
  • “门掩却寻山背路”反映了诗人在朋友家门前受阻的情景,只能寻找其他途径。
  • “堂虚惟阅案头书”形容了朋友家中虽然无人接待,但依然有书籍可读。
  • “不知车马从何往”透露出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好奇与关切。
  • “借问僮奴归得无”询问仆人是否知道友人的去向,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担忧。
  • “留待西风日停午”,暗示等待友人回家的时间将至,而秋天的阳光也显得有些温暖。
  • “只听松竹响萧疏”,以自然之声衬托诗人内心的寂寥与等待。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作于陆九渊晚年,通过描述一次未果的访问,反映了他对于友情和人生遭遇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九渊对故人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 诗中的“蹇驴”、“平芜”、“门掩”、“堂虚”等意象,都极具画面感,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环境。
  • 通过对友人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期待,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访故人不遇留题》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感悟的抒情诗,也是陆九渊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陆九渊的诗歌艺术,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