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殷仲子诗

凉风飒然来,晏坐北窗下。
展读一卷书,字字皆潇洒。
忽而毛发竖,歌哭不可假。
绝命于西山,岂望人知者。
吾庐距数舍,闻声相思也。
乃今得神交,焚香奠杯斝。
赫号绕怒虹,滂沱泪盈把。
仲泓忽可叫,奇云突高厦。
至友有杨子,为文媲风雅。
作传十年后,墨胎祀同社。
嗟哉不义徒,富贵如飘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殷仲子诗》是一首由殷仲文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及其内心的变化。下面是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殷仲文,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与萧纲、沈约并称“南人三绝”。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歌创作,还涉及散文和史学研究。据史料记载,他因才华横溢而被桓玄赏识,曾随桓玄征战四方。
  1. 诗歌原文及内容解析
  • 《读殷仲子诗》的原文如下:“凉风飒然来,晏坐北窗下。展读一卷书,字字皆潇洒。忽而毛发竖,歌哭不可假。绝命于西山,岂望人知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之美引发诗人内心的感慨。
  • 首节描写了秋风的到来,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以及在北窗下安静地阅读书籍的情景。第二节则描绘了秋风中树叶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哀愁。最后两节,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1. 诗作风格及特点
  • 《读殷仲子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诗句中的“凉风飒然”和“毛发竖”等词汇,生动地捕捉了秋风的特质,而“绝命于西山”则透露出一种悲壮和无奈。
  •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质朴,既反映了殷仲文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读殷仲子诗》成为研究南朝文学的重要作品。

《读殷仲子诗》不仅是一篇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南朝时期文学风貌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