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十

闲从客帐梦封侯,晋水巴山百尺楼。
到处青樽陪竹杖,几年明月照床头。
高才世共推三绝,奇数今当赋四愁。
幸有遗编追李杜,可知香瓣尽人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魏裔介的《挽四川方伯杨犹龙》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历史内涵的诗作,通过对过往友谊和对杨犹龙方伯逝世的哀悼,展示了诗人对故友深厚的感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背景
  •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是清代诗人魏裔介为纪念他生前共同度过的时光和对杨犹龙逝世的哀悼而作。诗中充满了对旧日友情的追忆和对逝者深深的敬意。
  • 杨犹龙在任四川方伯期间,魏裔介曾与其共赋诗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杨犹龙离世,使得这些回忆变得更加珍贵。
  1. 诗歌主题
  • 诗歌的主题是对逝去朋友的哀思和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杨犹龙深情厚谊的珍视。
  • 同时,这也是一首悼念诗,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杨犹龙人格魅力和卓越成就的敬仰。
  1. 诗歌风格
  •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采用了典型的古风形式,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蜀道峡云纷蜡屐”,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值得注意,如使用“鱼龙寂寞音书断”来象征与杨犹龙之间通讯中断的遗憾。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作品。通过对杨犹龙生平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这首诗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以及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