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从来梦不惊,醉中风雨晕潮生。
天涯黄雾常连塞,海上青山空有情。
应马呼牛甘大隐,栽松种秫漫逃酲。
盈虚莫问君平卜,已见朱门蔓草萦。
和法黄石太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法黄石太史》是清代诗人魏裔介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该诗的分析:
作者简介:魏裔介,字贞白,号石生,又号贞庵,河北柏乡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庶吉士,改工科给事中,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康熙十年(1671)去官,后十五年卒。追谥文毅。《怀舫词》为其著作。
诗句鉴赏: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风雨、山川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荣辱沉浮的豁达态度。其中“宠辱从来梦不惊”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名利看淡的心态;“醉中风雨晕潮生”则描绘了诗人在酒醉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盈虚莫问君平卜”,意味着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无需占卜未来。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尘世的清高气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文学价值:作为魏裔介的代表作之一,《和法黄石太史》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使得这首作品成为研究清代文人心态与艺术表现的重要文献。
《和法黄石太史》不仅是对魏裔介个人生活和情感的记录,更是其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