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青坛成阁老

中原文献掌丝纶,梦卜时膺异数频。
帝授玉铉调鼎鼐,天开东阁绘麒麟。
藻衡一代龙门重,调燮千年大业新。
揖客自惭非汲黯,几回翘首望清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赠青坛成阁老》是魏裔介的作品。该诗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与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魏裔介字贞白,号石生,又号贞庵,河北柏乡人,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工科给事中,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2. 诗歌原文
    中原文献掌丝纶,梦卜时膺异数频。
    帝授玉铉调鼎鼐,天开东阁绘麒麟。
    藻衡一代龙门重,调燮千年大业新。
    揖客自惭非汲黯,几回翘首望清尘。
  3. 诗意解析
  • 中原文献掌丝纶:指魏裔介担任的重要职务,掌管国家重要的文献工作。
  • 梦卜时膺异数频:表示他常常在梦中得到皇帝的特殊任命或重任。
  • 帝授玉铉调鼎鼐:暗示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能够像帝王一样调整和管理国家大事。
  • 天开东阁绘麒麟:描绘了一个充满祥瑞和吉祥的场景,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藻衡一代龙门重:强调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 调燮千年大业新:表示他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参与了千年来的大业变革。
  • 揖客自惭非汲黯: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谦虚认识,意识到自己与汉代名臣汲黯相比尚有不足。
  • 几回翘首望清尘:反映了他对于朝廷的敬仰之情,多次抬头仰望皇帝的足迹和身影。
  1. 历史背景
  • 康熙十年(1671年),魏裔介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但之后不久便去世。
  1. 诗词鉴赏
  • 语言风格:魏裔介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语言精炼有力,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 意境深远: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清朝初期的文学作品,《奉赠青坛成阁老》展示了魏裔介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历史价值: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对于研究清朝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后世影响
  • 魏裔介的诗歌在后世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成为了研究清朝初期文人墨客的重要资料之一。
  • 他的诗歌作品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受到了他诗歌的启发和鼓舞。

《奉赠青坛成阁老》不仅是一篇反映魏裔介个人情感与抱负的佳作,也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清朝初期的历史背景及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