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犹龙作

几回萧索叹淹留,碣石苍苍云物愁。
三载珥貂真续尾,一官曲突耻焦头。
居因地僻心常息,话到山深暑欲秋。
嫁娶未谐禽尚约,乘槎海上负奇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杨犹龙作》并非文学作品,而是魏裔介所作的古诗词名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和思念。关于杨犹龙,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不仅编辑了多部小说,还整理、创作了许多民歌和戏曲作品。以下是对杨犹龙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杨犹龙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犹龙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小说、民歌等多个领域,他的工作不仅限于编纂已有的作品,还涉及创新和增补。他的这些活动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文学创作:杨犹龙在小说中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编辑了多部小说集,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还参与了长篇小说《平妖传》的改编工作。此外,他还增补了《新列国志》,并编辑了笔记故事集《古今谭概》。在戏曲方面,他不仅改定了曲本,如《精忠旗》、《酒家佣》等,还创作了剧本《双雄记》和《万事足》。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通俗文学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3. 文学价值:杨犹龙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他的小说和戏曲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他对戏曲改革的贡献,使得戏曲艺术更加多样化,更加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

尽管《和杨犹龙作》本身不是文学作品,但它是魏裔介根据杨犹龙的原韵创作的古诗词。而杨犹龙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了解杨犹龙及其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