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旧国是中山,百战萧条民力艰。
尚有室家依野水,可能烽火靖严关。
捐躯漫许牍重补,戏彩何用衣再斑。
此地松醪虽可饮,不禁回首暮云殷。
服阕赴都至中山
介绍
《服阕赴都至中山》是清代诗人魏裔介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魏裔介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服阕赴都至中山》的作者是魏裔介,字贞白,号石生,人传旧国是中山,百战萧条民力艰。尚有室家依野水,可能烽火靖严关。捐躯漫许牍重补,戏綵何用衣再斑。此地松醪虽可饮,不禁回首暮云殷。 。魏裔介(1616—1686)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清朝诗人。他以敢言而著称,在康熙十年(1671年)辞官后,又过了十五年才去世,追谥文毅。他的作品包括词和诗,其中《服阕赴都至中山》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原文:《服阕赴都至中山》原文如下:人传旧国是中山,百战萧条民力艰。尚有室家依野水,可能烽火靖严关。捐躯漫许牍重补,戏䌽何用衣再斑。此地松醪虽可饮,不禁回首暮云殷。
诗歌赏析:魏裔介在《服阕赴都至中山》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反思。首句“人传旧国是中山”,便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国家情怀,他通过“百战萧条民力艰”来表达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人民的艰苦生活。次句“尚有室家依野水”,则展示了即使在战乱之中,仍有家庭在安宁的环境中维持基本的生活。然而,第三句“可能烽火靖严关”,暗示这种安定只是暂时的,战事随时可能再次爆发。末句“不禁回首暮云殷”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无限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描绘,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诗歌中还巧妙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社会影响:尽管《服阕赴都至中山》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短诗,但它所包含的历史深度和哲学思考却跨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后人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服阕赴都至中山》不仅是魏裔介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清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魏裔介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历史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