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旧国是中山,百战萧条民力艰。
尚有室家依野水,可能烽火靖严关。
捐躯漫许牍重补,戏彩何用衣再斑。
此地松醪虽可饮,不禁回首暮云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内容、手法、主题、情感,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逐步作答。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抒情。首联“人传旧国是中山”中的“人传”一词,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旧国”二字,表达了对故国的眷念与怀念。“百战萧条民力艰”中,“萧条”一词,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民力艰”,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无情。第二联通过描写家乡景色来抒发对祖国的深情。颔联“尚有室家依野水,可能烽火靖严关”中,“室家”指家庭,“野水”即乡野里的水流,“野水”一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三联“捐躯漫许牍重补,戏彩何用衣再斑”两句中,“捐躯”一词,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的决心;“牍重补”一句,表现了自己虽已身死,但为国家尽忠的精神永存;“戏彩”是指古时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之物,此处用以比喻自己生前虽无功名,死后却能得到朝廷的表彰。尾联“此地松醪虽可饮,不禁回首暮云殷”一句,既表达了自己虽然在故乡可以享受宁静的生活,但是不能忘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答案】
译文:传说中山是我祖籍之地,百战之后的萧条百姓艰难困苦。还有家室依靠着乡野之水,或许烽烟平定了边境关口也安宁。
我愿为国捐躯而重补书简,戏彩娱亲何必再次增辉。虽然故乡的酒酿可以品尝,但我怎能不感慨黄昏时的暮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写的一首感怀之作,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诗中以“人传”“百战”“旧国”等词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颈联以“捐躯”和“戏彩”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一生报效国家的决心以及生前未能获得功名的事实。尾联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居故乡也能安享天年,但无法忘怀国家的前途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