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共赋蒿苹,国士人争倒屣迎。
储相玉堂读秘史,借才绣斧抗霜旌。
要教汗血充天厩,可使龙媒出塞行。
咫尺抒怀凭弱素,西南千里暮云横。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的理解。“当年曾共赋蒿苹,国士人争倒屣迎”一句是说当年我与您同游,共同赋诗于蒿苹之上,国之士人争着要倒屣而迎;“储相玉堂读秘史,借才绣斧抗霜旌”一句是说现在您为朝廷储备人才,在玉堂中阅读秘史,借才绣斧以抗霜旌;“要教汗血充天厩,可使龙媒出塞行”一句是说我要使骏马汗血充实于天厩,让龙媒的马匹可以走出边塞;“咫尺抒怀凭弱素”,“咫尺”是极言距离之近,“弱素”是写自己的情怀;“西南千里暮云横”,意思是说:西南边陲有万里暮云横陈。这四句是诗人自述与友人交往的经过。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回忆两人过去共同游历时的愉快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
当年曾共赋蒿苹,国士人争倒屣迎。
储相玉堂读秘史,借才绣斧抗霜旌。
要教汗血充天厩,可使龙媒出塞行。
咫尺抒怀凭弱素,西南千里暮云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回忆两人过去共同游历时的愉快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第一句“当年曾共赋蒿苹”,交代了与友人相识的时间。第二句“国士人争倒屣迎”,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友人的热烈欢迎场面。第三句“储相玉堂读秘史”,点明了友人官职高升的喜讯。第四句“借才绣斧抗霜旌”,表现了友人的才华出众。第五句“要教汗血充天厩”,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能为朝廷效力的愿望。第六句“可使龙媒出塞行”,则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希望友人能为国家出力的决心。最后两句“咫尺抒怀凭弱素,西南千里暮云横”,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