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何地可埋忧,惟有西山志胜游。
草木秋深多欲老,云霞岁晚不曾收。
忽惊时序飞蓬鬓,暂托歌呼对酒筹。
试向五成陌上望,平原禾黍正油油。

【注释】

迩来:近些日子以来。

西山:山名,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岁,便梦随二亲宦游天下,五十余年间,奔走不暇。”志胜游:指志于游览胜地。

草木秋深多欲老:指秋风萧瑟,草木凋零。

云霞岁晚不曾收:指云霞飘忽不定,年老色衰,不能久留。

时序飞蓬鬓:指岁月流逝,人的头发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舞。时序,时光;鬓,发际。

歌呼:歌唱、呼唤。对酒筹:指饮酒作乐。

五成陌:指长安城郊的一条大道。

平原禾黍正油油:指田野里的庄稼长得茂盛青翠。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景色的变化,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首句“迩来何地可埋忧”,意思是说近来什么地方可以寄托我的忧思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接着两句“惟有西山志胜游”和“草木秋深多欲老”,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和草木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三句“云霞岁晚不曾收”,意谓云霞到了晚年也没有收敛,比喻人的衰老和生命的短暂。第四句“忽惊时序飞蓬鬓”,意谓忽然感到岁月如飞蓬般迅速,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第五句“暂托歌呼对酒筹”,“歌呼”是指歌声和呼唤,“对酒筹”是指饮酒作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暂时忘却烦恼,借饮酒作乐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第六句是整首诗的核心,“试向五成陌上望,平原禾黍正油油”,意思是试着走到长安城外的五成陌上看看,田野里的庄稼长得多么茂盛啊!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赏,也暗示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担忧。最后两句“试向五成陌上望,平原禾黍正油油”,以景结情,使全诗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