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初冬偶作思杨方伯也 其二

满眼江河日下流,苍茫独棹一孤舟。
孔方到处人成癖,兰臭同心忽向秋。
高尚岂无廊庙志,林泉亦有圃农忧。
强呼贤圣杯中起,酬酢何庸与世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子初冬偶作思杨方伯也 其二》是清代诗人魏裔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魏裔介(1612年—1686年),字叔子,一字公宪,号砚石山人,晚号石仓居士,直隶宁河(今天津市)人,祖辈迁居山东诸城。他是清朝著名的散文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王士祯、蒲松龄并称为“三君”。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话题,风格严谨、深沉,深受后人赞誉。
  1. 诗歌原文
老来无友亦堪伤,阅尽朝华与夕阳。  
曾许且亭续子美,谁知河内殒嵇康。  
孤城画角楼空倚,紫塞征鸿背朔阳。  
强呼贤圣杯中起,酬酢何庸与世谋。  
  1. 诗意解析
  • 老来无友亦堪伤: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感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这种情感上的空缺让他感到忧伤。
  • 阅尽朝华与夕阳:描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从早晨到傍晚,一天天的过去,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显得如此短暂和易逝。
  • 曾许且亭续子美:这里的“子美”指的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表明诗人曾希望有朋友能理解和支持自己,像杜甫那样在困难时得到朋友的帮助。
  • 谁知河内殒嵇康:引用了历史上的人物嵇康,他在政治斗争中不幸身亡。这个典故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英雄命运无常的感叹。
  • 孤城画角楼空倚: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城市的城墙上只有画角在吹响,给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感觉。
  • 紫塞征鸿背朔阳:这里的“征鸿”指的是远行的候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背朔阳”表达了一种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情感。
  • 强呼贤圣杯中起:这里的“贤圣”指的是古代的贤人圣人,意味着诗人虽然感到孤独无助,但依然努力呼唤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给予支持和帮助。
  • 酬酢何庸与世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无奈和反感。他认为,与其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不如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追求。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壬子年初冬,此时正值诗人中年时期。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感受到了孤独、哀愁和失落。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对这一时期情感的记录和抒发,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和总结。

《壬子初冬偶作思杨方伯也 其二》是一首充满深刻情感和人生哲理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岁月、友情、历史人物以及个人遭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