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吴城

疏柳高梧傍客舟,阖闾城上角声秋。
风吹白纻清砧急,月上红栏暮笛愁。
草碧吴天迷北望,潮平越水向南流。
行人无限沧浪思,几处笙歌绕驿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吴城》是一篇描写江南水乡的古代诗歌,由南朝诗人吴均创作。《经吴城》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展现了吴城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和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家乡情感的眷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 作者简介:吴均为南朝梁朝诗人,字叔庠,出身于世代读书之家。他擅长赋诗,尤以咏史抒怀著称。
  • 历史背景:吴均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19年),经历了南朝的动荡时期,其诗作常带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时代烙印。
  1. 作品主题与内容概述
  • 历史描绘:《经吴城》通过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吴城的悠久历史和地理位置,展示了吴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 自然景观描写:诗中不仅提到了吴城的地理位置,还生动地描述了当地的风景,如疏柳高梧傍客舟、阖闾城上的角声秋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1. 艺术特色与手法分析
  • 语言风格:吴均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首尾呼应,通过对吴城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历史的感慨。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历史价值:通过对吴城的描述,不仅让现代人能够窥见古时吴城的风貌,也为研究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 艺术影响:吴均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吴城》不仅是吴均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学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历史、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