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柳高梧傍客舟,阖闾城上角声秋。
风吹白纻清砧急,月上红栏暮笛愁。
草碧吴天迷北望,潮平越水向南流。
行人无限沧浪思,几处笙歌绕驿楼。
【注释】
经吴城:经过吴地的城池,泛指游历江南。
疏柳高梧:稀疏的柳树与高大的梧桐树。
阖闾城:春秋时吴国的都城。
白纻:古曲调名,此处当指《白苎行》。
清砧:清冷而清脆的捣衣声。
红栏:红色的栏杆。
沧浪:沧海,这里泛指水。
几处:几个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和游子思乡情绪的诗作。全诗四联皆景语,但所描绘之景却各有侧重,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情景相映,生动逼真,极富画面感。
首联写游子乘舟经吴城的所见之景。“疏柳”两句,写舟行吴中,看到岸边疏落的柳树和高高的梧桐树,以及吴城上吹来的阵阵号角声。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格外清新,仿佛是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阖闾城上角声秋”,句中的“秋”字,既点出了时令,又烘托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写舟行途中听到的笛声和所见的月色。“风吹”两句,以风起、笛急、月上为线索,刻画出一幅动态的画面:一阵秋风袭来,吹动了船上的白纻布,那发出清冷急促的打更声;一轮明月爬上了高高的红栏杆,照得游人愁绪满怀。这两句诗,把一个秋天的夜晚写得十分幽寂而又凄清。
颈联写夜泊吴下后看到的江天景色和潮水的涨落。“草碧”两句,写眼前江天一色,茫茫苍苍,迷漫难辨方向。而潮水却在不知不觉中涌向南方,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茫然无措。这两句诗,把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写游人在江边驿楼上所见到的景象。“行人无限”两句,用“无限”、“几处”两个词语,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苦闷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沧浪思”一句,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南的自然景色和游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