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首阳巅,黄云愁欲暮。南溯汨罗水,清光渺难晤。
我行陟寓山,哲人想芳素。冈峦互起伏,兰蕙纷无数。
亭榭郁参差,夕霞横古渡。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
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
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
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
游祁氏寓园
北望首阳巅,黄云愁欲暮。南溯汨罗水,清光渺难晤。
我行陟寓山,哲人想芳素。冈峦互起伏,兰蕙纷无数。
亭榭郁参差,夕霞横古渡。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
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
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
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
注释:
北望首阳巅:向北眺望首阳山的最高峰。
黄云愁欲暮:黄云像愁绪一样,让人感到黄昏即将来临。
南溯汨罗水:向南溯流而上,寻找汨罗江。
清光渺难晤:清澈的月光难以相见。
我行陟寓山:我行走在寓山之上。
哲人想芳素:哲人思念着芬芳的花草。
冈峦互起伏:山岗连绵起伏。
兰蕙纷无数:兰花和蕙草繁多得无法计算。
亭榭郁参差: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夕霞横古渡:傍晚的晚霞映照在古老的渡口。
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美丽的荷叶点缀在渌水的池中,汀州的小鹭翩翩起舞。
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孤独的鸟儿从西北方向飞来,似乎在哀鸣诉说着什么。
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在风雨中眺望着高原,心情激昂地创作了一篇《登楼赋》。
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他的儿子去清澈的池塘,而客人徒然悲伤地吟唱《薤露》。
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山里的鬼神披着藤萝站立,湘江的娥皇、女英依偎着竹子凝望着远方。
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人生不过百年寿命,不禁叹息生命的短暂。
赏析:
这是一首游赏祁氏寓园时所创作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祁氏园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
第一部分“北望首阳巅,黄云愁欲暮。”写诗人站在高处向北望去,看到黄云笼罩的天空,仿佛是在忧愁黄昏的到来。这里的“黄云”和“愁欲暮”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第二部分“南溯汨罗水,清光渺难晤。”诗人转而向南溯流而上,寻找汨罗江。清澈的月光下,作者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美好是短暂的,令人惋惜。这里的“清光渺难晤”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部分“我行陟寓山,哲人想芳素。”诗人继续游览祁氏园中的山峰,看到哲人在思考着那些芳香的花草。这里的“哲人”和“芳素”都暗示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第四部分“冈峦互起伏,兰蕙纷无数。”描述了祁氏园中的山川景色和各种花草树木的繁茂。这里的“冈峦”、“兰蕙”、“纷无数”都展现了祁氏园的壮丽景色。
第五部分“亭榭郁参差,夕霞横古渡。”诗人来到了一个建筑群落,看到了夕阳下的古渡口。这里的“亭榭”、“古渡”、“夕霞”都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氛围。
第六部分“的的渌池荷,飞飞汀洲鹭。”诗人继续观察周围的景色,看到了绿色的荷叶和飞翔的水鸟。这里的“的的”、“飞飞”、“汀洲”都增加了景物的生动性。
第七部分“孤鸟西北来,哀鸣如有诉。”诗人注意到一只孤独的鸟儿从西北方向飞来,它似乎正发出哀鸣诉说着什么。这里的“孤独”、“西北”、“哀鸣”都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第八部分“风雨眺高原,慷慨《登楼赋》。子赴澄潭,客徒悲《薤露》。”诗人在风雨中眺望着高原,心中激动地创作了一篇《登楼赋》。然后他的儿子去了清澈的池塘,而客人只能徒然悲伤地吟唱《薤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离合的哀思。
第九部分“山鬼披萝立,湘娥倚竹顾。”诗人观察到山上的神灵披着藤萝站立,湘江的女神倚靠在竹子上凝视着远方。这里的“山鬼”、“湘娥”都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第十部分“人生不百年,喟然怵先露。”诗人感叹人生不过百年寿命,不禁叹息生命的短暂。这里的“不百年”和“喟然”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祁氏园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祁氏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