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后家园萧飒甘旨缺供,太夫人见怜每食减啬,乙卯十月为二子璈璥析箸,怆然几筵永志馀痛

切肉作羹,母呼进菜。
侍侧劝餐,母匕不再。
獭能报本乌返哺,夕膳晨羞阙供具。
母曰汝贫,毋以我故。
加豆盈觞,匪行我素。
俄焉空庭感风树,为丰为啬总不御。
吁嗟乎!
儿无母哺哺于儿,抚兹怀棬双泪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话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哭子诗》中的一句。这首诗描述了袁枚的儿子们(二子璈、璥)在父亲死后,家中生活艰难,食物短缺,无法供应。太夫人(即袁枚的妻子)对此表示同情,每次吃饭时都显得节俭。袁枚在乙卯年十月为两个儿子分家(析箸),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对家庭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反映了袁氏家族在清朝末年的生活困境,以及家庭亲情的深厚。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家庭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