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高叩碧琳宫,石磴盘虚曲曲通。
仙仗绕庭临帝座,雄图控虏借神功。
天垂北斗悬梯上,云压西山挂殿中。
万里壮心思出塞,长驱青海欲从戎。
元朔山谒太元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朔山谒太元宫》是一首明代诗人谢陛所作的古诗,全文如下:振衣高叩碧琳宫,石磴盘虚曲曲通。仙仗绕庭临帝座,雄图控虏借神功。天垂北斗悬梯上,云压西山挂殿中。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朔山谒太元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元朔山谒太元宫时所见之景。诗中“振衣高叩碧琳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着衣服,高高地敲打着碧琳宫的景象。接着,“石磴盘虚曲曲通”一句,描述了石阶盘旋曲折的特点。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从诗的艺术技巧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仙仗绕庭临帝座”,“雄图控虏借神功”,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这首诗还反映了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化价值观。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道教与儒家思想并存,诗人通过描绘元朔山谒太元宫的场景,既展现了道教仙境般的美景,又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精神。这种文化价值观在古代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诗歌的社会影响来看,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借鉴。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元朔山谒太元宫》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明代诗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还可以从中感悟到人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