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二首 其一

安贫岂虑鬼傍笑,处贱难禁尉醉呵。
长佩张公书百忍,家庭如是况其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吟二首 其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闲吟二首·其一》。此诗体现了诗人高逸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1. 诗歌原文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2. 诗意解析

  • 高卧闲行自在身:描述了一个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拘小节,自由自在。
  • 六见柳条新:表达了对四季更替、自然景色变化的喜爱和感慨。
  •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上人:这里的“尧舜无为日”指的是古代圣明的政治时代,而“羲皇上人”则是指追求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表达出他对那个时代的理想状态的向往和对当前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
  • 四皓再除犹且健:这里的“四皓”指的是四位古代贤人,而“再除”可能指的是他们再次被皇帝重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贤者仍能保持清正廉明品质的赞赏。
  • 三州罢守未全贫:这里的“三州”可能是指三个地方的官员职位,“罢守”则意味着这些官职被撤销。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己虽已卸任但依然保持清廉的精神状态。

白居易的《池上闲吟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状况和个人理想抱负的一种表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社会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