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春寒较甚,忆西山花事,为奏此调,以当寻吟驴背也

草脚青苏,柳眉绿染,南枝香梦犹浅。
欲结乡愁,未逢驿使,时序早过春半。
一缕吟魂涩,又却被、东风吹远。
只凭前岭斜阳,额黄传出无限。
遥忆铜坑西崦,问几树苔封,几重云掩。
独鹤宵鸣,翠禽孤语,似诉山空清怨。
待扫枝头雪,蓦化作、绿波香暖。
唤起银蟾,林边一笛声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春慢·春寒较甚,忆西山花事,为奏此调,以当寻吟驴背也》是清代诗人戴延介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戴延介,字秋江,号东篱,又号南溪居士,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清朝诗人、画家,著有《东篱集》。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1. 诗歌原文
    草脚青苏,柳眉绿染,南枝香梦犹浅。
    欲结乡愁,未逢驿使,时序早过春半。

  2.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探春慢》中,戴延介通过对“青苏”的草地、“柳眉”般的杨柳以及南枝的花朵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生动且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 情感抒发:诗中的“欲结乡愁,未逢驿使”透露出作者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未能及时寄送书信的遗憾。这种情感通过简洁而含蓄的笔触流露出来,令人产生共鸣。
  • 时间流转:“时序早过春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半,但作者并未完全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中,而是带着淡淡的忧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1.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诗中的“草脚青苏”、“柳眉绿染”等描写,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将“南枝香梦犹浅”与“欲结乡愁”相呼应,形成了时间和情感上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 象征手法:诗中的“南枝香梦”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希望,而“未逢驿使”则象征着梦想无法实现或传递的距离,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和深刻。
  1.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们常常借诗歌表达他们的忧虑与期待。戴延介作为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1. 文化价值
  • 《探春慢》不仅是戴延介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田园诗的一种展现。诗中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即注重情景交融和意境营造。
  1. 阅读体验: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通过想象诗人当时的心境和环境,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歌的含义,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探春慢·春寒较甚,忆西山花事,为奏此调,以当寻吟驴背也》不仅是戴延介的一首抒情之作,也是清代诗歌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传承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