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喜晤方问亭旋送出关凭达家书三首 其二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梦中乡国杳,天外海云深。
岁月惊虚掷,吞声塞上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门喜晤方问亭旋送出关凭达家书三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京城与方干相会并送走他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诗的第一句“都门喜晤方问亭”,描述了作者在京城与方问亭的喜遇情景。这里的“都门”指的是京城的城门,“问亭”则是指方问亭的住所。作者通过“喜晤”二字,表达了与方问亭见面的喜悦心情。

第二句“旋送出关凭达家书”,描述了作者在送别方问亭时的情景。这里的“旋出”表示很快离开,“关”指的是关口或者边界,“凭达家书”则是指寄给方家的信。作者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三句“凭达家书三首”,列举了自己写给方家的信。这里的“凭达”表示寄信,“家书”指的是书信。作者通过列举自己写给方家的信,进一步表达了与方问亭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第四句“其一”,点明了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里的“其一”表示第一首诗,也暗示了这首诗的前两句已经写出。

最后一句“此情谁得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这里的“此情”指代的是前两句所表达的与方问亭之间的深情厚谊。而“谁得知”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不知道这份情感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

《都门喜晤方问亭旋送出关凭达家书三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作者与朋友相见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方问亭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