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送别倍悽然,辽海燕山各一天。
我近古稀君八十,难期后会是何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白头送别倍悽然,辽海燕山各一天。
我近古稀君八十,难期后会是何年。
《送谢霖雨入关》是清代诗人戴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见的渴望。 戴梓,清代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在火器领域有重大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发明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戴梓一生通晓兵法、天文、历法、诗画、音律和史籍等,其作品展示了深厚的学识与对技艺的追求。
诗中“白头送别倍凄然,辽海燕山各一天。”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别离的情景,白发老人在送别之时感到特别的凄凉,因为两人所在的地域辽海和燕山相隔遥远。这种地理上的分隔不仅增加了离别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和友人未来相聚的渺茫和不确定。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复杂情绪。
“我近古稀君八十,难期后会是何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哀,诗人自比为耄耋之人而友人则已步入老年,这样的对比更增添了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相聚可能性的怀疑。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深厚与变迁。
《送谢霖雨入关》不仅作为一首诗词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戴梓这位人物以及他的时代,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