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潦水悠悠,欢来结筏游。
坐天群宿动,应节一槎浮。
城带青山峙,波分素月流。
五湖何处是,眼底即沧洲。
望北楼泛槎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北楼泛槎二首 其一》是清朝戴梓所写。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着一叶小舟在水上泛游的愉悦心情,以及沿岸的自然景观和心中的感慨。
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戴梓通过“行潦水悠悠,欢来结筏游”这样的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接着,“坐天群宿动,应节一槎浮”两句,不仅展现了船在水中摇曳的景象,还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紧接着,“城带青山峙,波分素月流”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景,山影与月色交相辉映,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戴梓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同时也让整首诗显得更加和谐统一。如“五湖何处是,眼底即沧洲”,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能体会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诗意。
从情感表达上看,戴梓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诗中的“坐天群宿动,应节一槎浮”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积极回应。这种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并转化为个人情感的体验,是许多文人骚客共有的特点。
《望北楼泛槎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它不仅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从自然中寻找生活智慧和美学价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