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致盈

乡山不可到,今却遇乡人。
语若平生旧,情缘患难真。
雕虫惭我拙,镂月羡君神。
息足如无地,花房可卜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江致盈》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戴梓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出自清代浙江钱塘的文人戴梓之手。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家乡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乡人的敬重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介绍
  • 戴梓,字文开,清代浙江钱塘人,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
  • 戴梓在三藩乱时曾参与其事,后因事被贬,其经历颇为传奇。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如下:
    乡山不可到,今却遇乡人。语若平生旧,情缘患难真。
    雕虫惭我拙,镂月羡君神。息足如无地,花房可卜邻。
  • 翻译:
    无法回到那片熟悉的山林,今天却意外地遇到了乡里的人。话语如同过去一般亲切熟悉,我们的友情在患难时刻更加真挚。我的雕虫小技感到惭愧,而你的心思却能刻画出月亮般清晰的景致。我们仿佛无处安歇,但我愿与你在花房中共度此生。
  1. 诗歌赏析
  • 诗中通过“乡山不可到,今却遇乡人”表达了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 “语若平生旧,情缘患难真”则揭示了尽管身处异乡,但与家乡人的交流却依旧亲切如初,友情不受困境影响。
  • “雕虫惭我拙,镂月羡君神”则显示了诗人在技艺上的自谦以及对友人才华的敬佩。
  • 最后两句“息足如无地,花房可卜邻”则描绘了一种渴望与友人共处的愿望,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愿意与之相伴,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赠江致盈》是清代戴梓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功案例,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