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桥怀古

万里秋空晚,归鸦念旧林。
山连睥睨动,风逼戍楼阴。
碧血埋何处,浮云淡至今。
惟余宝刀气,幻作水龙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蛟桥怀古》是清代诗人储龙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蛟桥怀古》:

  1. 作者介绍
  • 储龙光(1754年—1830年),字子厚,一字云门,江苏苏州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尤以擅长写景咏史见长。其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万里秋空晚,归鸦念旧林。山连睥睨动,风逼戍楼阴。碧血埋何处,浮云淡至今。惟余宝刀气,幻作水龙吟。

  2. 诗歌解析

  • 万里秋空晚: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辽阔的天空中飘荡着孤雁的景象,暗示了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情绪。
  • 归鸦念旧林:乌鸦在秋天回到它们的巢穴,而诗人则在思考自己的家乡或过去的地方。
  • 山连睥睨动:形容山脉连绵起伏,山峦仿佛在动荡不安,增添了一种动态美和力量感。
  • 风逼戍楼阴:风的力量使得边关的戍楼显得更加阴森,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边疆的凄凉。
  • 碧血埋何处:这里的“碧血”可能指的是战场上的鲜血,诗人在问这些牺牲的英魂安葬于何方。
  • 浮云淡至今:天空中的云彩虽然依旧存在,但已经变得淡薄,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人事已非。
  • 惟余宝刀气,幻作水龙吟:最后两句通过比喻,把诗人手中的宝刀比作英勇战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化作了悠扬的水龙吟声。

《蛟桥怀古》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地点的历史回顾,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