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南名胜画卷十二首为熊谦山臬使作 其一 伞岭栖霞

一峰如紫盖,秀甲江之南。
岩石自峭茜,云木相参覃。
舍宅记僧绍,胜地开精蓝。
钟鱼相应答,禅悟无俗谭。
杰阁占绝顶,攀藤试穷探。
群峰旁罗列,一一莲菂含。
传闻摄生草,偶见优钵昙。
三秀如可采,持以贻彭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江南名胜画卷十二首为熊谦山臬使作其一 伞岭栖霞》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这首诗通过描绘伞岭、栖霞等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开篇“雨后烟霞一望空,天风吹落半江红”描绘了雨后的烟霞美景,营造出一种空灵、清新的意境。接着,“伞岭苍茫接太霄”以伞岭为主体,展现了其壮阔、雄伟的景象。然后,“栖霞万丈照湖光”则进一步突出了栖霞的美丽与壮观。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