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天始凉,下隰见红蓼。
花繁带露斜,身弱得风早。
疏篱浅水闲,娟娟秀而好。
根柢非坚牢,颜色能自保。
骚人倘回顾,终觉异凡草。
咏道中所见草木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道中所见草木 其三》是一首清代诗人钱大昕所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人通过对木槿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生命力的赞美。木槿以其日及花、昼荣夕辄悴的特点,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这一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虽然生命如同木槿一样短暂,但每个瞬间都是值得珍惜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诗中提到了瓜类植物的种植过程。瓜壶皆蔓生,茎叶颇相同。秋来结实好,累累悬屋东。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即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人通过对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小小茅檐曲曲篱,墙攲聊借石头支。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耞打豆萁。香稻巳催千顷割,残荷犹见一枝垂。由来气候山中别,试补豳风七月诗。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农村的宁静和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他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咏道中所见草木 其三》这首诗通过对木槿、瓜类植物以及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