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名泉七十二,就中最胜称廿四。
琅琊王生昔卜居,传是前朝阁老第。
草堂巳废只图存,点染依稀作雪意。
四时皆好独画雪,冷澹家风与谁说。
黄叶诗名海内传,剡溪游兴心中结。
一官蕉萃坐无毡,长物惟馀书画船。
此图流传换几氏,藏弆今归方万里。
名流题咏尚宛然,须眉如见王郎子。
历下亭,白雪楼。
文章但足垂千秋,其人虽逝神长留。
即今泲南名士有公在,珍珠泉水终古无尽流。
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一幅水墨山水画,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作描绘了浙江富春大地上秀美的山水风光,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弘仁,浙江富阳人,元代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尤其是山水画中的云雾、树木和山峰等细节描绘得十分生动。在《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公望对山水画的精湛技艺和独特见解。
这幅画作采用了“十八景”构图,即画面上有八个主要的景物,分别代表了四季的景色。每个景物都有不同的特征和象征意义,如春天的梅花盛开、夏天的荷花竞放、秋天的菊花凋零、冬天的松柏挺拔。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黄公望还善于运用水墨晕染的技法表现山水之间的空间关系。在《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峦起伏、水流潺潺、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些景象通过水墨晕染的技法展现出来,既具有真实感,又富有诗意。
《题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佳作。它不仅展现了黄公望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中国文人追求自然与精神境界合一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