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载五顶,演法自曼殊。
眷属一万众,东来历云衢。
大启功德门,示以清净途。
各各生欢喜,合掌宝号呼。
微闻千花塔,铃语清于竽。
时巡祝纯嘏,讵为游观娱。
长城坱兮轧,曲径缭而纡。
清凉境不远,天开灵异区。
仿佛常喜国,室利之所都。
五朵青芙蕖,可望不可图。
神镫夜光见,地菜法雨濡。
天人跨狻猊,妙手徒形模。
百千亿化身,非有亦非无。
恭和御制自长城岭至台怀再依皇祖元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和御制自长城岭至台怀再依皇祖元韵》是唐代大诗人岑参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春天,当时诗人随哥舒翰出塞抵御吐蕃,在赴边途中,途经古长城的一段,触物兴感而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这首诗以“恭和御制”开头,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诗中“长城”指的是古代的边防要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国家防御的屏障。“岭”指长城的山峦,“台”指的是长城上的烽火台。“再依皇祖元韵”则表明了诗人遵循前人的传统,再次创作诗歌。
全诗共四句。首句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的情景。次句通过“春风”、“绿草”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边塞风光图。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之情,他们英勇善战、忠诚无畏。末句则是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长城的景色和边塞将士的英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