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载五顶,演法自曼殊。
眷属一万众,东来历云衢。
大启功德门,示以清净途。
各各生欢喜,合掌宝号呼。
微闻千花塔,铃语清于竽。
时巡祝纯嘏,讵为游观娱。
长城坱兮轧,曲径缭而纡。
清凉境不远,天开灵异区。
仿佛常喜国,室利之所都。
五朵青芙蕖,可望不可图。
神镫夜光见,地菜法雨濡。
天人跨狻猊,妙手徒形模。
百千亿化身,非有亦非无。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联:“龙藏载五顶,演法自曼殊。”

  • 解释: 诗句中“龙藏”和“演法”,以及“曼殊”可能是对某个地名的暗示。
  • 关键词注释: 龙藏:可能指的是某座山或山峰。曼殊:这可能是地名的一部分。
  • 赏析: 此联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地方有五座山峰,这些山峰承载着古老的力量,并在这里演绎佛法。

第二联:“眷属一万众,东来历云衢。”

  • 解释: 这里提到的“眷属”很可能是指佛教徒或修行者,而“历云衢”则意味着他们行走在通往灵山的道路。
  • 关键词注释: 眷属:指佛教徒或修行者。历云衢:意为穿越云雾,形容他们行走在通向圣地的路上。
  • 赏析: 此联描绘了成千上万的佛教徒或修行者正从东方赶来,他们穿越云雾,朝着灵山进发。

第三联:“大启功德门,示以清净途。”

  • 解释: “大启功德门”可能是指某个寺庙或修行场所的大门被打开,为人们提供了进入的道路。“示以清净途”则表示这个地方是通往清静之地的道路。
  • 关键词注释: 大启:大开,指打开大门。功德门:通常指通向神圣之地的门,这里可能是指一个修行或修行者聚集的地方。清净途:指一条通向清静之地的道路。
  • 赏析: 此联表达了这个地方是一个开放、通往神圣之地的大门,同时也是一条通向清静之路。

第四联:“各各生欢喜,合掌宝号呼。”

  • 解释: 此处的“欢喜”、“合掌宝号呼”可能是对某种仪式的描述。其中,“欢喜”可能表示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热爱或喜悦;“合掌宝号呼”则是一种祈求神灵保佑的行为,类似于祈祷。
  • 关键词注释: 各各:每个人、每个修行者。生欢喜:感到高兴、满意。合掌宝号呼:合掌(双手合十)祈求神佛保佑的呼唤。
  • 赏析: 此联描述了每个修行者都在这个地方找到了喜悦和满足感,并通过合掌祈求神佛的庇护。

第五联:“微闻千花塔,铃语清于竽。”

  • 解释: 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寺庙或塔楼的场景。“千花塔”可能是指一座装饰精美的塔楼;“铃语”可能是指塔楼上的铃声声;“竽”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关键词注释: 微闻:隐约听到。千花塔:可能是一座装饰华丽的塔楼。铃语:指塔楼上的铃声声。竽:一种古代乐器。
  • 赏析: 此联通过描述铃语之声与竽乐之音,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的塔楼之中。

第六联:“时巡祝纯嘏,讵为游观娱。”

  • 解释: “时巡”可能是指定期巡视、检查的意思;“祝纯嘏”则是祈求吉祥、平安之意;“游观娱”则可能是指游览观光的乐趣。
  • 关键词注释: 时巡:定期巡视、检查。祝纯嘏:祈求吉祥平安。游观娱:游览观光的乐趣。
  • 赏析: 此联表达了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个修行和祈福的地方,还提供了一个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地方。

第七联:“长城坱兮轧,曲径缭而纡。”

  • 解释: 这里的“长城”可能是指长城岭这个地方,也可能是对长城的赞美。“坱兮轧”形容地势险峻;“曲径缭而纡”则描绘了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
  • 关键词注释: 长城:指长城岭这个地方。坱兮轧:形容地势险峻。曲径缭而纡:描绘了一条曲折蜿蜒的道路。
  • 赏析: 此联通过描绘长城岭的险峻和曲折蜿蜒的道路,展现了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和地形特点。

第八联:“清凉境不远,天开灵异区。”

  • 解释: “清凉境”可能是指一个凉爽宜人的环境;“不远”表示距离并不遥远;“天开灵异区”则可能是指一个神奇的、充满灵气的地方。
  • 关键词注释: 清凉境:一个凉爽宜人的环境。不远:距离不遥远。天开灵异区:一个神奇的、充满灵气的地方。
  • 赏析: 此联表达了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但所到达的地方却是一个充满了神奇灵气的地方。

第九联:“仿佛常喜国,室利之所都。”

  • 解释: “常喜国”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土,也指一个幸福快乐的国家;“室利”是梵文“僧伽”的音译,意为僧团或佛教徒;“之所都”表示这里是佛教徒们聚集的地方。
  • 关键词注释: 常喜国:佛教中的净土,也指一个幸福快乐的国家。室利之所都:这里是佛教徒们聚集的地方。
  • 赏析: 此联表达了这个地方不仅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而且是一个佛教徒们共同向往和聚集的地方。

第十联:“五朵青芙蕖,可望不可图。”

  • 解释: “五朵青芙蓉”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植物的美丽;“可望不可图”则是形容这种美丽只能远远地欣赏,而不能轻易得到。
  • 关键词注释: 五朵青芙蓉: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植物的美丽。可望不可图:形容这种美丽只能远远地欣赏,不能轻易得到。
  • 赏析: 此联通过描述五种不同的花朵,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神秘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美景的渴望和向往。

第十一联:“神镫夜光见,地菜法雨濡。”

  • 解释: “神镫”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法宝或者特殊的交通工具;“夜光”可能是指夜晚发光的石头或物品;“地菜”是佛教中使用的特殊植物。
  • 关键词注释: 神镫:佛教中的法宝或者特殊的交通工具。夜光:夜晚发光的石头或物品。地菜:佛教中使用的特殊植物。
  • 赏析: 此联通过描述夜晚发光的物品和特殊的植物,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神秘和神奇之处。

第十二联:“天人跨狻猊,妙手徒形模。”

  • 解释: “天人”可能是指神仙或天界的人;“跨狻猊”可能是指骑着狻猊这样的神兽;“妙手徒形模”则表示这些人的动作非常灵活,能够模仿各种形状。
  • 关键词注释: 天人:神仙或天界的人。跨狻猊:骑着狻猊这样的神兽。妙手徒形模:动作非常灵活,能够模仿各种形状。
  • 赏析: 此联通过描述神仙骑着神兽的形象,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神秘和壮观。

第十三联:“百千亿化身,非有亦非无。”

  • 解释: “百千亿化身”可能是指这个地方有很多很多的佛陀化身;“非有亦非无”则表示这些化身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又确实存在。
  • 关键词注释: 百千亿化身:很多很多的佛陀化身。非有亦非无:这些化身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又确实存在。
  • 赏析: 此联表达了这个地方有很多很多的佛陀化身,它们既不是真实存在的,又确实存在,给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感觉。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地方的描述,展现了其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内容。整体来看,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个地方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