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漏五六点,稀星三四匀。
岸崩枯似腊,树秃立如人。
估客郎当铎,征夫轣辘轮。
趁凉同起蚤,露气湿衣巾。
《晓行》
晓行
残漏五六点,稀星三四匀。
岸崩枯似腊,树秃立如人。
估客郎当铎,征夫轣辘轮。
趁凉同起蚤,露气湿衣巾。
译文:
清晨出发,天空中的星星稀疏,只有五六颗。
江边的石头已经崩塌,像冬天的腊月一样冷。
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
商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征人的车轮声隆隆作响。
趁着凉爽,大家起床早早出发,露水把衣服打湿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晨曦中踏上旅程的情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清新、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首句“残漏五六点,稀星三四匀”,诗人以残漏和星星为引子,引出了黎明的景象。残漏象征着夜晚的结束,星星则代表着早晨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田野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诗人转向了旅途中的人们。“岸崩枯似腊,树秃立如人。”这里,他用夸张的手法,将岸边的石头比作冬天的腊月,将树皮裸露的树木比作人的身体。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荒凉与萧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诗人继续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估客郎当铎,征夫轣辘轮。”“估客”指的是商人,而“郎当铎”则是指商人的号角声。这里的“郎当”一词,原本是形容声音洪亮、节奏明快的样子,但在这里却用来描绘商人的号角声,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而“轣辘轮”则是指征夫们的车轮声,这个词语原本是用来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但在这首诗中却被用来描绘征夫们忙碌的身影,给人一种辛勤劳作的印象。
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同伴们一同感受清晨的美好。“趁凉同起蚤,露气湿衣巾。”这里的“趁凉”是指利用清凉的清晨天气,而“蚤”则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用来表示时间。诗人与同伴们在凉爽的环境中早早起床,共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珍惜每一个美好时刻,与朋友们共度时光。
这首诗以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旅途中的人物和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和意象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