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相三十庄,庄严谁能过。
各生欢喜心,受福讵不那。
何人写殊像,永峙山之阿。
诸方护持者,天龙摩睺罗。
似闻梵夹书,名号各异科。
八百与五百,沿袭多纷讹。
况此缺其一,聊足笑且呵。
本无我人相,分别作甚么。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妙相三十庄,庄严谁能过。
注释:
- “妙相”通常指佛教中的佛性或真如,这里可能是形容罗汉坪的宁静和美丽。
- “庄”在这里可能是指庄严或宏伟,暗示这个地方的美丽和重要性。
- “庄严谁能过”意味着在这个地方,无论谁看到都会感到震撼和敬畏。
- “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越或胜过,表示这个地方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第二句:各生欢喜心,受福讵不那。
注释:
- “欢喜心”指的是内心的欢喜和满足,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享受。
- “受福讵不那”意味着得到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强调了这个地方带来的福报是巨大的。
第三句:何人写殊像,永峙山之阿。
注释:
- “殊像”通常指的是佛像或其他宗教象征性的图像,这里可能是指罗汉坪的独特之处。
- “永峙山之阿”意味着这种独特性和持久的屹立,强调了这种景象的永恒和不朽。
第四句:诸方护持者,天龙摩睺罗。
注释:
- “护持者”可能是指那些守护和维护这个地方的人,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支持。
- “天龙摩睺罗”是一种神话中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尊贵,这里可能是用来赞美这些人的品质和能力。
第五句:似闻梵夹书,名号各异科。
注释:
- “梵夹书”可能指的是佛教经典的卷轴,这里可能是指关于这个地方的古籍或文献。
- “名号各异科”意味着这些文献中的名称和解释各不相同,这增加了这个地方的神秘感和丰富性。
第六句:八百与五百,沿袭多纷讹。
注释:
- “八百与五百”可能是指这个数字的误传或误解,强调了历史和文化上的变化和混淆。
- “沿袭多纷讹”意味着这种混乱和误解是由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所导致的。
第七句:况此缺其一,聊足笑且呵。
注释:
- “缺其一”可能是指这个地方缺少某些部分,但这也使得它更有吸引力和价值。
- “聊足笑且呵”意味着尽管有所缺失,但仍然值得嘲笑和欣赏,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第八句:本无我人相,分别作甚么。
注释:
- “本无我人相”意味着这里没有个人或人类的痕迹,强调了这种自然美景的独特性和纯净性。
- “分别作甚么”意味着我们应该专注于这里的自然美和宁静,而不是被个人的欲望所干扰。
-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强调了我们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来欣赏和保护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