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

西陆朝觌将出冰,六龙夙驾官道平。
鼓车记里未一舍,长桥翼然自昔称。
浑河西北来,厥性善迁徙。
郦元所记载,曩迹半湮矣。
上游多山下平衍,所难不在首在尾。
至尊指示周且详,疏瀹有方勿旁诿。
从今永永庆安澜,永定之名不虚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是清代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对皇帝御制的回应,更通过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历史知识。下面从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钱大昕是一位杰出的清代学者,字晓征,号竹汀,生于嘉定(今属上海)。他于乾隆年间中进士,并入选翰林院,后担任过编修、少詹事等职。尽管未再出仕,钱氏在书院讲学不辍,著有《潜研堂文集》,显示了其学术成就。

  2. 内容赏析:《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皇帝御制的认可及赞美。诗中提到“西陆朝觌将出冰,六龙夙驾官道平”,描绘了早晨朝霞映照下的宁静景象,以及皇帝出行时的壮观场面。

  3. 艺术价值: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他们与帝王之间的互动。诗中的用词考究,押韵严谨,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4. 文化意义:作为一首典型的律诗,《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不仅是对皇帝御制的一种颂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国家大事的重视。诗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钱大昕的《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皇帝支持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示清代文化风貌的画卷。通过这首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刻理解到古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