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朝觌将出冰,六龙夙驾官道平。
鼓车记里未一舍,长桥翼然自昔称。
浑河西北来,厥性善迁徙。
郦元所记载,曩迹半湮矣。
上游多山下平衍,所难不在首在尾。
至尊指示周且详,疏瀹有方勿旁诿。
从今永永庆安澜,永定之名不虚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恭和御制过芦沟桥元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西陆朝觌将出冰,六龙夙驾官道平。
释义:太阳在西方落下,天空出现一片晶莹剔透的霜花(朝觌即朝露),皇帝的车驾早已准备完毕,沿着平坦的官道驶向远方。
关键词解释:
- 西陆:指太阳落下的方向,古人认为日出为东,日落为西。
- 朝觌:早晨见面,此处形容太阳初升时的景象。
- 六龙:古代帝王车驾上的六匹马,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 夙驾:早早出发。
- 官道:指通往朝廷的道路。
赏析:
首二句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皇帝车驾出发前往朝廷的壮丽景象。这里的“朝觌”不仅指太阳的初现,也隐含了皇帝的权威与威严,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感受。
鼓车记里未一舍,长桥翼然自昔称。
释义:记载中,鼓车行驶的距离还不满一舍(约15里),但那座古老的长桥却自古以来就以壮丽著称。
关键词解释:
- 鼓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形似小鼓,用于运送物资。
- 记里:指记载行驶的距离。
- 翼然:形容长桥高大雄伟的样子。
- 自昔:从古至今。
- 称:称赞、美誉。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长桥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价值。它虽然记录中的行程较短,但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历史沉淀,成为了人们赞誉的对象。
浑河西北来,厥性善迁徙。
释义:浑河发源于陕西北部,其水性好动,善于迁移。
关键词解释:
- 厥性:其性质。
- 迁徙:迁移、流动。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述浑河的水性特点,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无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
郦元所记载,曩迹半湮矣。
释义:郦道元在他的著作中曾记载,过去的痕迹现在已大半被掩埋。
关键词解释:
- 郦元:指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著有《水经注》等著作。
- 曩迹:过去的遗迹。
- 半湮:一半被掩埋、消失。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上游多山下平衍,所难不在首在尾。
释义:上游地区山峦重叠,地形复杂,治理的难点不在开头,而在如何应对尾部的问题。
关键词解释:
- 上游:水流开始的地方,通常地势较为险峻。
- 山下平衍:山下地势平坦,容易形成积水或泛滥。
- 所难:治理的难点。
- 首在:开头的困难。
- 在尾:尾部的问题。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上游地区治理河流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强调了治理工作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和整体考虑。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善于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关键。
至尊指示周且详,疏瀹有方勿旁诿。
释义:陛下的指示非常周到详尽,疏导河道有方,不能推卸责任给别人。
关键词解释:
- 至尊:皇帝,这里指代皇上。
- 指示:指导、命令。
- 周且详:全面而详细。
- 疏瀹:疏通、疏导。
- 方:方法、策略。
- 勿旁诿:不要推脱责任。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皇帝在治理河流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对待国家大事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积极行动,不推卸责任,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今永永庆安澜,永定之名不虚耳。
释义:从今往后我们永远庆祝河水平静,永定这个名字不是假的。
整首诗通过对芦沟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宏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自然和谐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流的变化和治理过程,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