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顶作歌

台山性蕴藉,弗矜峭削名。
中藏石棱外不露,元气浑厚由天成。
穷子骨立袒肩背,何如仙人云衣霞佩朝玉京。
高居悯下界,接引登紫清。
后来或居上,天衢道自亨。
不然卓立一万八千丈,身无六翮安得凌空行。
浅人不解事,妄谓累土殊平平。
请看琼台夹双阙,娟娟玉笋抽新萌。
请看铜壶注片练,磊磊涧底排瑶琼。
儿孙偶尔作狡狯,巳令观者咋舌悚息并。
而况水源木本尊无对,一蠡讵可量沧瀛。
道高望重邈独立,文章不露世自惊。
鹏游万里蜩学笑,未免饶舌蒙庄生。
君不见如来宴坐莲华顶,无香味亦无色声。
已经成就最上果,底须屈强磊块更与人闲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华顶作歌》是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诗歌内容解读
  • 自然描写:诗中对台山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如“台山性蕴藉,弗矜峭削名”,表达了对台山天然之美的赞美。
  • 哲理思考:“天衢道自亨”和“不然卓立一万八千丈,身无六翮安得凌空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和存在方式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主义精神。
  1. 作者介绍
  • 钱大昕:清代诗人,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1. 诗歌风格特点
  • 简洁明了:《登华顶作歌》语言简洁,直抒胸臆,没有过多的修饰,这种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易于理解。
  • 意境深远:通过对台山的描述和哲理的思考,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修养和哲学思考,使读者能够在诗歌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思想的启迪。

《登华顶作歌》不仅展示了钱大昕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