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田家词

学稼数十载,不入城市门。
婚嫁早已毕,含饴聊弄孙。
幼孙六七龄,岐嶷亦可人。
问之读何书,孝经与鲁论。
大意虽未晓,句读粗能言。
向母索枣栗,畏翁却复前。
抚景忽长喟,忽忆翁少年。
此景难再得,回首心茫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田家词》是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拟田家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钱大昕,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他是中国清代的一位著名学者,尤以研究经史、地理、水利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他的学识渊博,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2. 诗作原文:《拟田家词》是一首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其内容如下:
    学稼数十载,不入城市门。 婚嫁早已毕,含饴聊弄孙。 幼孙六七龄,岐嶷亦可人。问之读何书,孝经与鲁论。 大意虽未晓,句读粗能言。 向母索枣栗,畏翁却复前。 抚景忽长喟,忽忆翁少年。 此景难再得,回首心茫然。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村老人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其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学稼数十载”,反映了老人一生致力于农事的辛勤与执着。“不入城市门”则揭示了老人选择远离喧嚣,追求简单生活的选择。“含饴聊弄孙”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以及对后辈的关怀。通过询问孙子读书的内容,诗人展现了对知识传承的关注,尽管孙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内容,但能够说出简单的诗句。最后,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感叹时光易逝,这种怀旧之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4. 文化背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田园诗一直是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于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坚守。

《拟田家词》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生活美好愿景的诗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与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