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诗 其五

鸣蝉识蚤晚,落木知炎凉。
秋风歘以来,庭际生䋣霜。
刈稻既以了,官租早输将。
皤皤沮溺子,相逢阡陌旁。
倾盖无别语,但言耕与桑。
不知谁宾主,揖让久已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家杂诗其五》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该作品描绘了农民在秋收时的生活状态,体现了田园诗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储光羲(706—760),字号不详,唐朝官员、文人。他生活在唐代中期,与李白、杜甫等诗人齐名,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储光羲曾任监察御史和中书舍人等职,晚年辞官归隐,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 诗作内容:这首诗描述了秋天时节,农民们忙碌收割的情景。诗中描绘了田野里的景象,如茂盛的荆棘连成一片,金黄色的枇杷树挂满了果实。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日常细节,如稚嫩的孩子在朝霞未至之时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他的哥哥则拿着竿子追逐飞鸟。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荜蕟连畦绿,枇杷满树黄。前檐临涧逼,后径入山长。桑柘肥春雨,鸡豚散夕阳。子孙知几世,老死不离乡。
  • 诗歌翻译:茂盛的荆棘丛连着绿色的菜畦,黄色的枇杷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房屋的前檐靠近山涧,后园的道路伸向遥远的山林深处。桑树沐浴在春天的雨水里,肥美的鸡豚在日落时四处散去。这些子孙只知道几代人的家乡,无论他们活多久,最终都会选择离开这里。
  1. 诗歌鉴赏
  • 储光羲的诗作通常以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这首《田家杂诗其五》也不例外。诗中通过对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一幅丰收图景,同时也反映出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储光羲的《田家杂诗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储光羲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的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