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山行 其二

焙得新芽谷雨前,色香味美妙能全。
盛朝久却头纲贡,一任山翁活水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顾渚山行 其二”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七言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清廉官风的向往。以下是关于此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与背景
  • 《顾渚山行 其二》作为钱大昕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长兴县境的丰收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勤劳百姓的赞扬。
  1. 诗人简介
  • 钱大昕(1728—1804年),字遵王,一字南江,号竹汀,晚号潜研主人,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一生著述丰富,在经学、史学、地理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骈文和诗歌创作。
  1.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群峰踊跃似波腾,阳羡东来翠几层。”这两句描绘了群山的生机勃发,形象地表达了山峰的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 颔联“占取白云最深处,从来清福付痴僧。”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最深处”这一表述,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而“清福”一词则暗示了这种境界所带来的精神富足和心灵的宁静。
  1.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如“群峰”、“白云”等,构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自然之中。
  • 韵律和谐:诗中运用了平仄相间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寓意深刻:除了直接描绘自然景色外,诗中的许多句子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如对清廉政治和高尚品德的赞美。

钱大昕的《顾渚山行 其二》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视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及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