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武昌

黄鹤矶前水抱楼,金沙洲外荻花愁。
燕吴南北俱迢递,两地离情入暮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武昌》是一首由清朝文人钱大昕创作的诗。这首诗通过对武昌黄鹤矶前水抱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情感状态的抒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在清朝时期,武昌作为南北交通要道,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城市,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钱大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以及与之相关历史记忆的深厚感情。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黄鹤矶前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站在楼上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也反映了诗人与往昔友人的情感连结,以及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3.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描述,如“黄鹤矶前水抱楼”和“金沙洲外荻花愁”,这些描绘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还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4. 文化价值:《重过武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代表了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在今天,虽然武昌的城市面貌已经改变,但这首诗所承载的情感和意义依然被人们所珍视。
  5. 现代影响: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共同的文化情感和记忆。无论是在文学、历史还是情感层面,它都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重过武昌》不仅是钱大昕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间的限制,成为后世读者心中不朽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