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房四首 其三

卷舒随分占山坳,行处还从马后捎。
豁尔便疑林屋洞,呺然只类惠施匏。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
身作社前飞燕子,偶然得木便营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帐房四首 其三》是清代文学家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对这首诗歌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
  • 钱大昕,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竹汀居士,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学者和诗人。他出生于江苏嘉定,以博学多识著称于世,不仅在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诸方面有深入研究,而且在考史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 诗歌原文:
    卷舒随分占山坳,行处还从马后捎。
    豁尔便疑林屋洞,呺然只类惠施匏。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
    身作社前飞燕子,偶然得木便营巢。

  2. 诗歌解析

  • 卷舒随分占山坳:描述了诗人随意自在的行走方式,就像鸟儿在空中舒展翅膀,自由自在。
  • 行处还从马后捎:暗示了诗人行走时跟随马匹,体现了一种游牧或旅行的生活状态。
  • 豁尔便疑林屋洞:形容诗人突然之间感到像是置身于深林之中的洞穴里,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 呺然只类惠施匏:比喻诗人的作品或者思想具有奇特之处,类似于古代哲学家惠施所用的瓠瓜那样与众不同。
  • 三竿日出俄成集:描绘了太阳升起时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日出时分感受到的宁静与秩序。
  • 五鼓钟声各打包:反映了古人将一天的工作收束在晨钟暮鼓之时的情景,暗示了一种辛勤劳作后的休息时刻。
  • 身作社前飞燕子:诗人自比为社前飞翔的燕子,象征着轻盈和自由,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 偶然得木便营巢:用偶然得到树木搭建巢穴的情景来比喻诗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通过对《帐房四首 其三》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首作品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内涵。钱大昕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