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舒随分占山坳,行处还从马后捎。
豁尔便疑林屋洞,呺然只类惠施匏。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
身作社前飞燕子,偶然得木便营巢。

译文

卷舒随性占山坳,行走时还从马后捎。
豁然便疑林屋洞,呺然只类惠施匏。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
身是社前飞燕子,偶然得木便营巢。

注释

  1. 卷舒随分占山坳:描述诗人随意地占据山坳的景色和心情。
  2. 行处还从马后捎:行走之处,仿佛是在跟随马匹的节奏或轨迹。
  3. 豁尔便疑林屋洞:突然之间,似乎进入了一个如林屋般的洞穴。
  4. 呺然只类惠施匏:这种形态与惠施(庄子学派哲学家)所用的葫芦相似。
  5. 三竿日出俄成集:太阳升起不久,鸟儿们聚集在一起。
  6. 五鼓钟敲各打包:随着晨钟暮鼓的声音,鸟儿开始准备筑巢。
  7. 身作社前飞燕子:比喻自己如同在祭祀前飞翔的燕子。
  8. 偶然得木便营巢:偶然间发现适合筑巢的材料,便开始营建自己的巢穴。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巧妙地将人的行为与动物的生活相对比,从而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卷舒随分占山坳”,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拘小节的态度。诗人似乎随意地占据了一个山坳,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是顺应自然的安排。这种态度让人联想到庄子的哲学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执着。

“行处还从马后捎”描绘了诗人行走时仿佛是在跟随着马匹的节奏。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方式。这与庄子所说的“逍遥游”相呼应,即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生活。

“豁然便疑林屋洞”和“呺然只类惠施匏”,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鸟儿们聚集的场景与神秘的洞穴联系在一起。这种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期待。庄子的思想中常常提到“逍遥游”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超越现实的种种限制,达到心灵的自由。

“三竿日出俄成集”,“五鼓钟敲各打包”等诗句,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们在清晨开始忙碌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勤劳和秩序之美。而“身作社前飞燕子”更是点明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顺应自然、与万物共生的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