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晚荷元韵

亭亭标格压群芳,秋晚犹开十里香。
依约风前明月佩,参𢀩镜里绛绡装。
仙肌自识能离垢,素节何妨独傲霜。
画手崔吴应未识,溶溶祇傍玉波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恭和御制晚荷元韵》是一首赞美荷花之美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在秋日中的卓越风姿,以及它在晚香中的独特魅力。

诗中“亭亭标格压群芳,秋晚犹开十里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即便在深秋时节,也能开出十里香的花朵。诗人通过对荷花与众花对比的描写,突出了其高雅脱俗的品质。而“依约风前明月佩,参差镜里绛绡装”则用月下清风和水中倒影来比喻荷花的绰约多姿,展现了荷花在自然中的美丽形象。

诗中还提到了荷花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品质。“仙肌自识能离垢,素节何妨独傲霜”,这里的“仙肌”暗喻荷花的纯洁高雅,它不受世俗污染,保持着自身的高洁;“素节”则表明荷花即使面对严冬也不屈服,独自傲立。这些描述不仅赞美了荷花的美,还赋予了荷花一种超越物质的高尚气质。

《恭和御制晚荷元韵》不仅是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体现。通过对荷花这一自然元素的艺术化表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生命坚韧以及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尊崇。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恭和御制晚荷元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荷花为题,通过对荷花的细致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这首诗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