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标格压群芳,秋晚犹开十里香。
依约风前明月佩,参𢀩镜里绛绡装。
仙肌自识能离垢,素节何妨独傲霜。
画手崔吴应未识,溶溶祇傍玉波长。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
亭亭标格压群芳,秋晚犹开十里香。
依约风前明月佩,参𢀩镜里绛绡装。
仙肌自识能离垢,素节何妨独傲霜。
画手崔吴应未识,溶溶祇傍玉波长。
译文:
亭亭玉立,气质高雅胜过百花,秋天晚霞中依然开放香气十里。
仿佛随风摇曳的明月般轻盈,在镜中装点着如绛红般的衣裳。
肌肤如仙子般美丽,能够洗净世间污垢;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自傲视寒霜。
画家崔浩、吴道子等人恐怕都难以描绘出她的风采,只能远远地陪伴在她的身旁。
注释: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姿态优美。
- 标格:指女子独特的风格或气质。
- 群芳:众多花朵。
- 秋风:这里指秋天的风。
- 风前明月佩:形容女子像月光下佩戴的玉佩一样清雅。
- 参𢀩(zhōu):古代妇女梳的发式之一,形状类似簪子。镜子里的装束:指女子在镜子前的装扮。
- 仙肌:形容女子肌肤如神仙般美丽。
- 自识:自己认识。
- 离垢:脱离污秽。
- 素节:纯洁的品格。
- 独傲霜:独自傲视寒冷的霜雪。
- 画手:指绘画高手。
- 崔吴:唐代著名画家崔浩、吴道子。
- 溶溶:明亮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女性美的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亭亭玉立、气质高雅的女性形象。诗中不仅赞美了她的容貌之美,还表达了她内在的品质和独立的个性,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明月、风前、镜子等,来增加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