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咏物分得橘

丹实离离间碧林,千头声价重南金。
逾淮若改平生质,孤负当年作颂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席上咏物分得橘》是清代诗人钱锦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橘树的美丽和果实的珍贵,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下面是对诗的内容的具体分析:

  1. 诗句原文
    丹实离离间碧林,千头声价重南金。
    逾淮若改平生质,孤负当年作颂心。

  2. 诗意解析

  • “丹实离离间碧林”:描述了橘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橘子,颜色如同丹红,与翠绿的林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繁盛和繁荣。
  • “千头声价重南金”:强调了橘子的珍稀和价值,暗示了橘子不仅美味可口,更因其稀有而珍贵。
  • “逾淮若改平生质”: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初衷的无奈和悔恨,暗示如果当初改变了自己的品性,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和感悟。
  • “孤负当年作颂心”:反映了诗人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1. 作者介绍
  • 钱锦城:字镜先,江南常熟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
  • 生平成就:钱锦城的诗作在清代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 文学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对诗歌的风格和内容有着直接影响。清初诗歌多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钱锦城的诗歌则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个人修养。
  • 艺术特色:钱锦城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创新的元素,使得诗歌既有古典之美,又不失新颖之感。

《席上咏物分得橘》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绘画,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示了诗人的美学追求和文化素养。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