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亨嘉联

殁五年归骨而南,故国河山何处问;
受两字易名之诏,先朝正朔为公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亨嘉联》是一首由清朝文人张亨嘉创作的对联,表达了对张亨嘉的哀悼之情和对其一生功绩的认可。下面将介绍这两副对联:

  • 第一幅对联
  1. 文事继韩昌黎:此句意味着张亨嘉的文学造诣和韩愈相媲美,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
  2. 论筹笔勋名:此句表明他在政治或军事策略上有着非凡的贡献,其智慧和才能在国家治理中得到了体现。
  3. 声名满郁单越:此句暗示他的名声远播四海之内,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4. 数乘槎岁月:此句形容他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也象征着他为国家所做的辛勤努力和奉献。
  5. 更难甘掾使秦时:此句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艰苦岁月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前职责的坚守和担当。
  • 第二幅对联
  1. 卅载戈铤:此句描述了他在军事上征战了三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坚韧。
  2. 功莫大南秣陵关北榆关:此句意味着他在南方的军事防御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在秣陵关还是北榆关都是他功劳的典范。
  3. 何期兵气才销:此句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喜悦,也暗含了他为国为民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4. 部曲凄凉凋上将:此句形容他身边的部属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凋零,但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他们。
  5. 一门带砺:此句意味着他的家族世代传承着高尚的品质和责任,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这两幅对联不仅表达了对张亨嘉的深切哀悼,也赞颂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以及他在军事上的英勇和坚韧。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的全面形象,使他的名字永垂青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