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府署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杭州府署联》是清代诗人薛时雨创作的一副对联,它以深刻的内涵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为政者应有的品质与态度。《杭州府署联》不仅是一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代清官的崇高品德。以下将围绕此副对联进行详细探讨:

  1. 作者介绍:《杭州府署联》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薛时雨紧密相连。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历任杭州知府等职。薛时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品行,成为后世传颂的楷模。在《杭州府署联》中,薛时雨以“勿骛声华忘政事;还从宽大保廉隅”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清廉的追求与期望。

  2. 内容解析:《杭州府署联》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现实意义。上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强调了为政者应避免贪财、贪名的心理,要专心于公务,不要被外界声名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下联“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则是提醒为政者应以身作则,做到节俭自律,同时宽容待人,以大度的姿态保持个人的清廉节操。这两句对联既体现了薛时雨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即通过自我约束与宽厚待人来实现政治清明。

  3. 艺术手法:薛时雨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道理,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概括力和感染力。例如,上联中的“勿骛声华”与下联的“还从宽大”都采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加深了对联的内涵。此外,通过对联的形式,薛时雨巧妙地将个人的政治理念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责任感。

  4. 历史影响:《杭州府署联》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清朝文人的典型代表,薛时雨的作品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和政治抱负。其对联形式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成为了后世学者和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5. 现实意义:在今天,《杭州府署联》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和挑战,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要保持廉洁奉公的品格。同时,这副对联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应坚守原则,不为私欲所困,从而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薛时雨的《杭州府署联》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对联的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人生,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